“美好是斗争出来的!”“新时代是干出来的!”“双手缔造日子之美!”……这并不只仅一句句标语,更是日子中每一位劳动者的真实写照,是你,是我,也是他。每个人都在普通的作业岗位上,撸起袖子加油干。
工人一双手,平地起楼房;农人一双手,瘦地出香油。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“五一国际劳动节”特别策划,问候每双了不得的手!
黄勤荃在进行高空作业。林岳铿摄
52岁的黄勤荃,是福建广电网络闽侯城关站的网格司理,从业22年。作为底层网格人员,他服务着片区内4000多户居民,既要入户装置修理,又要高空作业,黄师傅的手粗糙得很。但他为自己的双手感到自豪:“这双手让每个用户都能享用到高质量的收视服务。”
陈仲兴正在倾听客户的美发需求。人民网 叶青卿摄
发型师陈仲兴本年37岁,已从业21年。不管是在外打拼仍是回到家园福州从业,他都有许多回头客,每年服务约1000人次。他总是小心谨慎地维护自己的手,由于关于发型师而言,不只需有技能、审美,还要有手感,一双手至关重要。已经是“老师傅”的他,仍然常常执剪练手,精进事务。“游刃有余才干有手感。”陈仲兴如是说。
林坤正在手冲咖啡。人民网 叶青卿摄
29岁的林坤,之前是个厨师,厌恶了后厨的油腻,他决议转行。“我学了生豆检测、咖啡杯测及感官点评。”林坤说起咖啡就很振奋,“歪打正着,我做了自己喜爱的作业。”3年前,他通过了咖啡师认证中难度系数十分高的Q-grader认证,现在在福州的一家书吧做咖啡师。林坤说,只需勤学苦练,每一双手都能推开一扇门。
吴祥辉正在修脚。人民网 叶青卿摄
53岁的吴祥辉来自宁德古田,当了近20年的足按技师。作为一名服务行业从业者,他用“手”修“脚”,把“卫生、服务、技能”作为他执业的“三个法宝”。他说:“脚舒服了,才干走好人生路。”
曹绍平用小推车送水。人民网 叶青卿摄
送水工曹绍平来自湖南郴州,本年51岁,来福州务工二十多年。从2005年起,他干起了送水工,十六年来,他均匀每年送水2万桶。他说,这活儿的确累,但“用双手挣钱结壮,很满意。”
刘大姐在擦洗路旁边的垃圾桶。人民网 叶青卿摄
相同来自湖南的刘大姐是福州市鼓楼区的一名环卫工人,50岁的她,清晨4点上班,夜里11点收工,期间和另一名工友两班倒。她觉得现在的作业条件比曾经好多了,戴手套干活不伤手。“作业很安稳,有社保、医保。”刘大姐说,“我要再尽力干几年,为孩子多存点钱。”
龚荟鑫已考取中级茶艺师证。人民网 叶青卿摄
江西上饶姑娘龚荟鑫本年20岁,笑起来甜甜的,是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,现在在福州市区的一家茶业门店实习。从倒水怕烫,到称心如意,龚荟鑫的手阅历了数不清的“洗礼”。4月17日,她第一次领到实习薪酬,高兴得很。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我必定精干得好!”她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本文来历:人民网-福建频道